學習與終身學習──史上最難關卡

才智有天生,成功靠努力。
天上優等生,凡間劣等生,兩者差別:學習態度與方法。
口訣:讀你千遍不如手寫一遍,一目十行不如張嘴誦唸。

學習是人生必備能力,卻也是很多人最難克服的心理關卡。當今是知識爆炸與競爭力超強的時代,沒有學就不會,學錯了也不對;不會就是沒有能力,沒有能力就缺乏實力,少了實力就沒有競爭力。神尊一再叮嚀:能力、實力與競爭力是21世紀立足的必備條件,因此,一定要好好發展才行。學得多、學得快,不如正確理解知識與重要概念。

學習的歷程與目的:人類能生活與生存,是面對外在複雜的環境,透過觀察、注意、思考、辨識、記憶、訊息接收與轉換的方式,把所學到的知識,運用在生活與工作。

尤其是靈學知識的正確理解 , 與靈活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,受用無窮的會是自己

學習快手帖—手耳並用的實用科學步驟:一、診斷問題,二、能力培養, 三、吸收完整知識,四、學習順序。

一、診斷問題,了解自己

請先將以下兩個欄位閱讀後,勾選你自己有的部分,然後對照比較,用這個方式來了解自己學習過程中,可能會發生的盲點與障礙。有助於自己在學習過程中,遇到挫折與障礙時,幫助自己跨越心理的關卡。

先天靈格與靈體特質

後天肉體與成長環境

  • 來享福 (比較不積極)
  • 來玩玩 (好奇心強,容易被外界花花世界所吸引)
  • 心不甘情不願下來(拒絕接受)
  • 來看看(好奇心強,看得快,看得多,缺乏深度與廣度)
  • 天馬行空(思緒容易跳躍)
  •   很久沒有下來,對世界陌生(對事物理解力弱)
  • 偏陰體質對世界陌生(理解力與常人不同)
  • 來學習的(無法一次就能學會,需要不斷重複練習)
  • 第一世(不理解世界)
  • 很浪漫的,情感豐沛(容易閃避事實與現實)
  • 啊,還要學唷,很煩,學校要學,在家也要學,有完沒完?
  • 我都畢業了,幹嘛還要學?
  • 我看一眼就會了。
  • 書本看著看著,網路資料查著查著…就看丟了…回不來。
  • 去聽演講很催眠,5分鐘立即入睡。
  • 屁股尖尖地像陀螺,坐不住,喜歡跑跑走走。
  • 講一句話,不超過10個中文字。
  • 看到書本就覺得很煩…儘量遠離書本。
  • 手機滑個不停。
  • 想像力豐富,天馬行空,一句話就很會聯想其他。
  • 聊天話題很多,但是一個話題就是無法深入,隨時跳開。
  • 很喜歡聊八卦,說話容易很誇張,說話戲劇力強。
  • 覺得自己老了,不須要學習,那個是年輕人的事情。
  • 習慣叫別人做事,要孩子多讀書,工作溝通都用說的,很少用文字表達。
  • 很忙很忙,沒有空學習。

整理:誠實地面對自己,找出自己的問題後,可以整理並且條列在這個欄位,作為自己學習時的診斷參考。

1.

2.

3.

……

二、能力培養

  1. 培養耐心,從完整閱讀一份資料開始;先試著從500字的文章開始閱讀。
  2. 閱讀時,先要知道哪些是重要的概念。拿筆把重要概念圈起來,並且問自己:「你理解這些概念的意思嗎?」要認真且誠實面對自己:「不理解就是不理解。」如果隱隱約約好像懂,不是很有把握,就必須告訴自己:「不是有把握 , 就表示不理解,我需要正確理解。
  3. 如果用文字的方式可以理解圈起來的概念,就可以用文字理解,如果無法用文字來理解,就要動手找其他的方式,例如圖片,影片,聲音等。
  4. 理解完畢後,請記住概念。需要透過動筆寫字,抄抄寫寫,並且用嘴巴唸誦出來,然後用自己最適當的方式,反覆練習熟練,放在腦海中。
  5. 把重要概念跟自己的生活世界與生命經驗連結起來。

專家叮嚀→

寫的功夫不可少,大聲唸出來可以幫助自己用聽力去理解。思考概念的意思,並且跟生活世界與生命經驗連結,才能讓自己把概念運用到生活,學校學習與職場工作。

三、吸收完整知識

  1. 正確理解概念後,回到原來文章,閱讀整篇文章。
  2. 以重點條列方式,依照順序,整理出作者想說的內容。抄寫一定要乾淨整齊,現在的心智圖很適合協助自己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。
  3. 思考與回想內容的重點,包含用字遣詞,表達的方式。思考 ,就是進行正確理解 的過程,不確定的地方, 就要動手找資料 , 或是請教學習高手 。
  4. 抄寫與朗讀是培養自己耐心與毅力的方式,一方面練習自己的筆跡,另一方面加強自己專注力,把分心與跳躍思緒,拉回來眼前。

四、學習順序

學習就是一種訊息與知識的整理,因此,要讓自己養成習慣,學會排列順序。學習的方法很簡單,只要依照下述的順序:

讀(閱讀/圈出概念)
→寫(抄寫+整理)
→聽(發音)
→想(思考與理解)
→說(朗誦與說出口/練習表達)
→看(對外界環境觀察)
→講(運用知識與人溝通)。
 

本帖處方簽的特色:終身受用。

適用年齡:全部人。對於來看一看,玩一玩,注意力不容易集中,天馬行空的人特別有效。

使用範圍:各個領域 , 特別適合正確理解靈學的基礎 ,學校學習 , 跨領域的新知識 。

預期效應:增加閱讀理解力,思考力與專注力。

注意事項:此方為常備良藥,記得隨「腦」攜帶。

內文照片來源:pixabay

新世紀靈學人文教育團隊 敬上

微靈客網站所有內容均版權所有。對於任意翻印剽竊、抄襲;任何惡意中傷、詆毀,將訴諸法律途徑,絕不寬貸。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