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————–深度閱讀區——————-
21世紀是主神與人直接互動的世紀,靈界採行「只有自己的主神能幫助自己度過困境,開創/再創人生」因此,知道自己的來歷、認主報到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大事。
二十一世紀,靈界的政策是以靈體與靈格來決定人生的運途。先天靈的人都有主神,每位神尊也有自己投胎到人世間的「靈兒」要照顧,也可以說這些先天靈的人生境遇是由自己的主神來決定,主神擁有主導權與主控權來決定靈體的靈格、命格與因果。因此,只有主神可以提供最多的幫助與協助。
其次,關於「師父」,在靈界,「師父」一詞有二種意義。
其一,先天靈的人,靈體在靈界尚未投胎的時候,他的主神為了讓靈體更成熟,學習更多的知識,會將某個靈體送往其他某個神尊處受教或學習一段時間,學習專長,以便投胎之後可以更適應凡間的生活。例如,觀音菩薩是屬於偏文的神尊,金母娘娘則是屬於偏武的神尊,觀音菩薩若將自己某個「靈兒」送往金母娘娘處學習,便能使這個原本文質彬彬的靈兒,變得「文武雙全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觀音是主神,金母則是他的「師父」。
對先天靈的人而言,主神與師父,都是他們助力的來源,他們可以求助主神,也可以求助「師父」,有時候「師父不只一位」。例如,青蛙陳三鼎的主神是觀音,師父有濟公、三聖佛、關聖帝君與齊天大聖等師父,讓他可以在七娃撞奶的行業走得順利。
其二,普通靈的人,可以選定一位神尊,經過拜師的程序,那麼這位神尊便成了這位普通靈的「師父」。經過拜師的人,他的靈體日後便可以經過師父的認可而得到升格。這種拜師的概念,與過去的皈依、當義子等等,都有相似之處,差別的是過去不談靈格,現在一切以靈格為主。
其三,動物靈的人也可以經過這樣認師父的方式,提升自己的靈格。
師父與當皈依神明義子有何不同?
皈依與給神明當義子,都是過去二十世紀的作法。過去的人,為了專一專心修行,或小孩能得健康成長,或希望能得到神尊特別的引導或照顧,選定一位自己喜歡或覺得與自己有緣的神尊,皈依其下或當其義子,這些過去的作法,也有些類似現在新世紀的「認主」。
只是過去不談主神,皈依與當義子都會得到特定神尊的特別照顧,效果也都不錯;現在靈界授權主神才有「主導權」、「主控權」。因此,現在的皈依與當義子的作法,還是可以得到自己選定神尊的照顧,只是效果已經大大不如從前。
換言之,皈依、當義子等等,都是過去靈界所訂的方式。現在行之,依然有效,它與「認主、報到」,不相衝突,只是它的效果已經減弱,不如從前。皈依與當義子所選定的神尊,雖然不是主神,但主神與靈界都不會在意,因為那只是肉體的選擇與過去信仰的方式。
參考《活靈活現第四部 人與神 》頁47-49
新世紀靈學人文教育工作團隊整理